☆、彼得堡
關燈
小
中
大
伊瑟站在窗前,看著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景致,怔怔的出神。
如果說倫敦是歷史和現代兩面的結合,那麽聖彼得堡展現的是一種純粹的古典主義。
雖然這裏所有的建築和東宮基本都高度相仿,沒有高樓大廈,卻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奇特的濃郁的歷史氛圍帶來壓迫感。
身邊另外一張床上的克勞迪婭還抱著被子睡得正香,大概昨天一天的行程已經讓精疲力盡了。
他們是前一天傍晚抵達聖彼得堡的,原本這天晚上並沒有安排什麽活動的,但在一幫閑不下來的半大小子們的軟磨硬泡之下,他們的校長大人終於同意他們在有老師的陪伴下夜游涅瓦大街。
而一天之前,出發前往聖彼得堡的前一個晚上,伊瑟和同屋的克勞迪婭還在緊張地收拾行李。
倒不是她們拖延癥發作了,實在是剛剛過去的那個星期堪稱是這一年以來最神經緊張的一周——他們進行了決定他們下一年能不能升入下一個年級的年度專業考核,古典、雙人舞、性格舞、現代,加上單人的古典變奏,五個科目考完下來伊瑟覺得整個人都虛脫了,更不用說她在同一周裏還去考了法語的AS Level.
看著一臉我很困我很想睡覺的伊瑟,克勞迪婭邊把衣服往行李箱裏塞邊不解地問道,“那是聖彼得堡哎,馬林斯基劇院在的聖彼得堡哎,你就一點都不興奮?”
“她興奮什麽?”路過她們房間去廚房倒水喝的娜塔莉聽到這麽一句,伸了個頭進來說道,“這是個俄羅斯人,克勞迪!”
“也不是每個俄羅斯人都去過聖彼得堡的。”伊瑟鼓鼓嘴,把終於收拾好的自己的箱子合上,上帝,這玩意兒的拉鏈怎麽會這麽難拉上的。
“你沒去過?”
“……當然去過。”而且還去過不止一次,但是讓我一個人代表全體俄羅斯人這合適嗎,看著好友邊幫自己把箱子合上邊擺出滿臉的“這不就得了”的表情,伊瑟還是沒這麽問出口。
終於把伊瑟的行李整理好,娜塔莉看著立在墻邊這大包小包的忍不住吐槽,“你這是要搬家去聖彼得堡麽?哪裏來這麽多行李?”
“是啊是啊,他們都是去演出的,就我一個人是去探親的。”伊瑟撇嘴,不就是一年多沒有回俄羅斯了麽,天知道昨天她母上送來了多少讓她帶回聖彼得堡的東西,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她行李會不會超重了好嗎。
“探親?你來自聖彼得堡?”克勞迪婭星星眼,“那你是不是看過很多場馬林斯基的演出?”
你怎麽不問我你為什麽不去上瓦崗諾娃,“我也不知道我算來自哪裏的,”伊瑟嘆氣,“雖然我媽媽是在聖彼得堡出生長大的,但你們知道我爸爸是德國人,而我在莫斯科出生,在葉卡捷琳堡長大。”然後去了彼爾姆念書,接著來了倫敦——她自己也覺得很覆雜好不好。
但自打舉家搬到了倫敦,她就再也沒有回過葉卡捷琳堡和彼爾姆,每次回俄羅斯都是直接到的聖彼得堡——畢竟她家在俄羅斯的所有親戚都居住在這座城市。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麽不去上瓦崗諾娃”確實是一個挺合適宜的問題。
可只怕連伊瑟自己,也說不清這個問題的答案,更別提她現在的同學們不知道的是,在洛桑賽以外,她確實曾經在十歲那年,放棄了一個轉進瓦崗諾娃的機會。
所以,此刻,作為RBS的學生站在這所享譽世界的舞校門口,伊瑟的心情不可謂不覆雜,但她得說,他們這浩浩蕩蕩的一行近二十人其中大多數還穿著統一的校服的隊伍實在是挺壯觀的。
呃,看上去,就像是來砸場子的……
除了他們一年級的六個,這次海外演出的主力軍還是出動了三分之一學生的二年級學長學姐們——這並不讓人意外,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這會兒走在隊伍中間的某位三年級學長——伊瑟真的很想知道他們神通廣大的校長大人是怎麽說服RB那邊把已經頻頻在ROH的大舞臺上擔任角色的伊萬·維倫科放出來跟著他們一起聖彼得堡的。
不過,這位同學也確實是他們的門面和驕傲就是了。
要知道,去年《芭蕾》雜志的評論家在看完RBS在ROH上例行的年度匯演在用盡華麗的辭藻讚美完他的出眾以後如是寫道:“你們不可能每一年都招進來一個伊萬·維倫科”。
聖彼得堡的舞臺上,仍舊是那套傾倒眾生的《胡桃夾子》男變奏,但比起一年前的洛桑,伊萬的技術一如既往的出類拔萃,但身量逐漸長成,在ROH的舞臺上歷練了小半年的他已然褪去了少年的青澀。
相比之下,這次同樣來到聖彼得堡的一二年級專業成績和個人能力最強的兩位男生,先後在上一年和這一年拿到洛桑賽獎學金的羅曼·紮伊采夫和本傑明·特納在他面前就像是兩個孩子。
他們到聖彼得堡的這次演出,按照官方的說法,其實應該算是一次交換。
在游覽城市與觀看了克勞迪婭心心念念的馬林斯基芭蕾的現場演出之外,他們還和瓦崗諾娃的同齡學生們一起上了三天課以感受不同的教學體制。
在最後一天,才是這次行程的最□□,演出。
站在側幕裏看著臺上正在綿延不絕的掌聲和叫好聲裏謝幕的伊萬,伊瑟覺得,這種跑到人家的地盤上顯擺自己學校實力的行為,真是挺奇妙的。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RBS顯擺的,與其說是學校實力,倒不如說是他們全球招生的能力,看看他們帶出來的學生裏有幾個是英國人有幾個是從white lodge一路讀上來的吧。
就連伊瑟自己,雖然持有英國國籍,但此刻站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她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俄羅斯人。
也難怪有人批評他們學校對英國本土學生重視太少了。
所以,這會兒在臺上跳《天鵝湖》第一幕三人舞的三位都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這件事情,在他們學校實在算得上難得了。
尤其是本傑明·特納,雖然從white lodge時期開始就被同年生的伊萬的光芒掩蓋住,這會兒在人面前也確實像個孩子,但作為這一年洛桑賽的第四名獲得者,他已然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這一點,哪怕來到芭蕾藝術堪稱世界第一的俄羅斯,也不會有半點改變。
雖然俄羅斯這邊慣用的斜臺讓RBS的學生吃了不少苦頭,但好在這次帶出來的學生裏有不少的洛桑賽經驗者甚至獲獎者,演出和炫耀都還算是成功的。
換回了校服,妝還沒有卸的伊瑟此時關心的卻不是演出的成功與否,把整理演出服的事情丟給同學,她和羅曼被斯塔克校長帶到演出的劇院裏一個類似接待室的地方。
因為馬上就要去機場趕飛回倫敦的航班,兩個學校特意在演出結束後安排了時間和空間給RBS的兩位俄羅斯學生和家人道別的機會——羅曼的父母這天早上專門坐了兩個小時飛機飛來看獨生子的演出。
羅曼的父母都曾經是芭蕾舞演員,即便已經退役良久還是能看出良好的氣質。
“哦,真是個漂亮的姑娘!比照片裏看到的還要漂亮”還沒和羅曼打招呼呢,伊瑟就被羅曼的媽媽抱住,“謝謝你這一年對我們羅曼的照顧。”
雖然羅曼很想說媽媽我不小了不用別人照顧了,但想想他到倫敦這一年確實被伊瑟照顧了很多,只能默默閉了嘴,順帶無視了伊瑟拋給他的那個“你知道被自己家人無視是什麽感覺了吧”的眼神。
這也能爭風吃醋?而且吧,羅曼無語望天表示,姑娘你那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眼睫毛一笑就露出來的兩顆小虎牙絕對是對長輩的大殺器啊,不把你扔懷裏□□一番都對不起你的長相啊。
那邊羅曼家人在和斯塔克校長各種寒暄,“你家人還沒有來?”這邊負責帶路的瓦崗諾娃校長如是問終於結束被“□□”的伊瑟。
伊瑟搖搖頭,“應該很快會來了吧。”這裏畢竟是聖彼得堡,他們這些怎麽說也是聖彼得堡人而且也應該混過這座城市所有演出場所的人應該不至於迷路吧。
“當初就知道把你和維倫科拉來我們學校沒什麽可能,”女校長就是洛桑的時候直截了當地問伊瑟他們要不要來瓦崗諾娃的那位,“沒想到紮伊采夫也選擇了你們學校。”
因為某些莫名的原因,伊瑟對這位曾經在馬林斯基芭蕾做過首席的校長挺有好感的,她展顏一笑,“是啊,我也以為他會來聖彼得堡。”當初得知羅曼選了RBS的時候她也覺得挺神奇的好嗎。
當等待的時間終於有點長了,伊瑟開始有些心緒不寧,倒不是擔心她家人會迷路,她更加在意她的外祖父會不會出現。
畢竟她外祖父說昨天上午就從意大利回到聖彼得堡了,這天完全有時間來到這裏。
伊瑟也說不好自己到底是不是期待外祖父來看自己的演出。
“啊!”已經準備離開的瓦崗諾娃校長突然爆發出了一聲驚呼,“巴爾蘇科夫先生,您好!真沒想到會在這裏再次見到您!”
跟著伊瑟的小姨一家一起走過來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好久不見,瑪莎。”和女校長問好之後,老人攤手一笑,指了指一旁僵住了的伊瑟·霍夫曼,“我今天是來看外孫女演出的。”
是的。
伊瑟·霍夫曼的外祖父弗拉德米爾·巴爾蘇科夫先生,是一位世界級的指揮家,現任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
對於跳芭蕾的人來說,他曾經的另一個職務或許更為引人註目。
他曾經是馬林斯基劇院的音樂總監(彼時還叫基洛夫歌劇與芭蕾劇院),並執掌馬林斯基樂團長達十二年,直到接棒去世的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執掌聖彼得堡愛樂。
或許在其他人眼裏,這就是一位帶著深厚學者氣質的慈祥老爺爺。
別人可能不認識他,但在基洛夫時代曾經在馬林斯基的舞臺上跳舞的瓦崗諾娃校長不可能認錯這位老先生。
就是現在,巴爾蘇科夫先生對於柴可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這些俄羅斯作曲家的詮釋,還是世界上最最頂尖的。
芭蕾這門藝術裏,有太多勤學苦練得不到的東西,比如身材,比如樂感。
所以說啊,也不怪乎伊瑟對於音樂的感知能力,比起“上帝造他來,就是為了讓他跳芭蕾”的伊萬·維倫科還要強大。
It is in her blood.
這是真真正正的音樂世家出身。
這樣的淵源和背景,就是斯塔克校長都感到了一絲絲羨慕。出身芭蕾家庭的芭蕾舞者不少,就是伊瑟的同班同學裏就有幾個,可要知道,馬林斯基有過那麽多個芭蕾首席,總監才有過幾個啊。
但是就是我是誰誰誰的外孫女,你們也不要這樣看著我啊,我沒少長一只眼睛多長一雙耳朵啊,“你們又沒問……”和家長告完別,面對某些“如狼似虎”的目光,伊瑟無辜地對手指。
問題是誰會閑著無聊去問你家祖上三代是做什麽營生的啊……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歌曲:Festive Overture(節日序曲),op. 96 by Dmitri Shostakovich
======================================================================
1.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的GCSE和A-level就相當於天朝的中高考 但就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來說要靈活很多。就RBS的學生而言,他們一般會選擇5-6門的GCSE,1-2門的A/AS-level和一門BTEC證書(表演藝術)。其中AS Level中的大部分是在十二年級(也就是RBS高中部的一年級)考的,但RBS的學生一般在十一年級(white lodge)時拿下AS的dance。
2.關於俄羅斯人的雙重國籍:維基百科的中文版裏寫著俄羅斯和我大天朝一樣,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就單看那個頁面,確實非常容易理解成戰鬥種族和我們一樣,如果選擇了別的國家入籍,就要放棄天朝國籍。但事實是,俄羅斯確實不承認雙重國籍,但是他們的不承認非常的表面意義,字面來說比較難說清楚,就拿伊瑟·霍夫曼的情況來做例子:伊瑟因為出生在俄羅斯,並且父母持有俄羅斯國籍,因此一出生就自動獲得了俄羅斯國籍;在伊瑟的父母拿到英國國籍後,作為霍夫曼夫婦未成年的孩子,伊瑟獲得英國國籍,但註意,此時他們並沒有放棄俄羅斯國籍;這個時候,對於伊瑟來說,站在除了俄羅斯之外的土地上,她擁有英國和俄羅斯的雙重國籍,但是一旦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她就只是俄羅斯公民【換言之,俄羅斯政府不會把她當做外國人看待】;就出入境的操作上來說,她是拿著英國護照出英國海關,但在俄羅斯入海關的時候,她和羅曼一樣,是拿著俄羅斯護照走公民通道的【在天朝這麽做應該是會被當場護照剪角的】
======================================================================
2015年的洛桑賽正在瑞士洛桑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截止發新章 決賽名單已經出爐,很遺憾 沒有任何一位中國選手進入決賽。
但無論如何 祝各位參加決賽的和參加招聘會的孩子們好運!祝都能進入理想的舞校和舞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如果說倫敦是歷史和現代兩面的結合,那麽聖彼得堡展現的是一種純粹的古典主義。
雖然這裏所有的建築和東宮基本都高度相仿,沒有高樓大廈,卻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奇特的濃郁的歷史氛圍帶來壓迫感。
身邊另外一張床上的克勞迪婭還抱著被子睡得正香,大概昨天一天的行程已經讓精疲力盡了。
他們是前一天傍晚抵達聖彼得堡的,原本這天晚上並沒有安排什麽活動的,但在一幫閑不下來的半大小子們的軟磨硬泡之下,他們的校長大人終於同意他們在有老師的陪伴下夜游涅瓦大街。
而一天之前,出發前往聖彼得堡的前一個晚上,伊瑟和同屋的克勞迪婭還在緊張地收拾行李。
倒不是她們拖延癥發作了,實在是剛剛過去的那個星期堪稱是這一年以來最神經緊張的一周——他們進行了決定他們下一年能不能升入下一個年級的年度專業考核,古典、雙人舞、性格舞、現代,加上單人的古典變奏,五個科目考完下來伊瑟覺得整個人都虛脫了,更不用說她在同一周裏還去考了法語的AS Level.
看著一臉我很困我很想睡覺的伊瑟,克勞迪婭邊把衣服往行李箱裏塞邊不解地問道,“那是聖彼得堡哎,馬林斯基劇院在的聖彼得堡哎,你就一點都不興奮?”
“她興奮什麽?”路過她們房間去廚房倒水喝的娜塔莉聽到這麽一句,伸了個頭進來說道,“這是個俄羅斯人,克勞迪!”
“也不是每個俄羅斯人都去過聖彼得堡的。”伊瑟鼓鼓嘴,把終於收拾好的自己的箱子合上,上帝,這玩意兒的拉鏈怎麽會這麽難拉上的。
“你沒去過?”
“……當然去過。”而且還去過不止一次,但是讓我一個人代表全體俄羅斯人這合適嗎,看著好友邊幫自己把箱子合上邊擺出滿臉的“這不就得了”的表情,伊瑟還是沒這麽問出口。
終於把伊瑟的行李整理好,娜塔莉看著立在墻邊這大包小包的忍不住吐槽,“你這是要搬家去聖彼得堡麽?哪裏來這麽多行李?”
“是啊是啊,他們都是去演出的,就我一個人是去探親的。”伊瑟撇嘴,不就是一年多沒有回俄羅斯了麽,天知道昨天她母上送來了多少讓她帶回聖彼得堡的東西,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她行李會不會超重了好嗎。
“探親?你來自聖彼得堡?”克勞迪婭星星眼,“那你是不是看過很多場馬林斯基的演出?”
你怎麽不問我你為什麽不去上瓦崗諾娃,“我也不知道我算來自哪裏的,”伊瑟嘆氣,“雖然我媽媽是在聖彼得堡出生長大的,但你們知道我爸爸是德國人,而我在莫斯科出生,在葉卡捷琳堡長大。”然後去了彼爾姆念書,接著來了倫敦——她自己也覺得很覆雜好不好。
但自打舉家搬到了倫敦,她就再也沒有回過葉卡捷琳堡和彼爾姆,每次回俄羅斯都是直接到的聖彼得堡——畢竟她家在俄羅斯的所有親戚都居住在這座城市。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麽不去上瓦崗諾娃”確實是一個挺合適宜的問題。
可只怕連伊瑟自己,也說不清這個問題的答案,更別提她現在的同學們不知道的是,在洛桑賽以外,她確實曾經在十歲那年,放棄了一個轉進瓦崗諾娃的機會。
所以,此刻,作為RBS的學生站在這所享譽世界的舞校門口,伊瑟的心情不可謂不覆雜,但她得說,他們這浩浩蕩蕩的一行近二十人其中大多數還穿著統一的校服的隊伍實在是挺壯觀的。
呃,看上去,就像是來砸場子的……
除了他們一年級的六個,這次海外演出的主力軍還是出動了三分之一學生的二年級學長學姐們——這並不讓人意外,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這會兒走在隊伍中間的某位三年級學長——伊瑟真的很想知道他們神通廣大的校長大人是怎麽說服RB那邊把已經頻頻在ROH的大舞臺上擔任角色的伊萬·維倫科放出來跟著他們一起聖彼得堡的。
不過,這位同學也確實是他們的門面和驕傲就是了。
要知道,去年《芭蕾》雜志的評論家在看完RBS在ROH上例行的年度匯演在用盡華麗的辭藻讚美完他的出眾以後如是寫道:“你們不可能每一年都招進來一個伊萬·維倫科”。
聖彼得堡的舞臺上,仍舊是那套傾倒眾生的《胡桃夾子》男變奏,但比起一年前的洛桑,伊萬的技術一如既往的出類拔萃,但身量逐漸長成,在ROH的舞臺上歷練了小半年的他已然褪去了少年的青澀。
相比之下,這次同樣來到聖彼得堡的一二年級專業成績和個人能力最強的兩位男生,先後在上一年和這一年拿到洛桑賽獎學金的羅曼·紮伊采夫和本傑明·特納在他面前就像是兩個孩子。
他們到聖彼得堡的這次演出,按照官方的說法,其實應該算是一次交換。
在游覽城市與觀看了克勞迪婭心心念念的馬林斯基芭蕾的現場演出之外,他們還和瓦崗諾娃的同齡學生們一起上了三天課以感受不同的教學體制。
在最後一天,才是這次行程的最□□,演出。
站在側幕裏看著臺上正在綿延不絕的掌聲和叫好聲裏謝幕的伊萬,伊瑟覺得,這種跑到人家的地盤上顯擺自己學校實力的行為,真是挺奇妙的。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RBS顯擺的,與其說是學校實力,倒不如說是他們全球招生的能力,看看他們帶出來的學生裏有幾個是英國人有幾個是從white lodge一路讀上來的吧。
就連伊瑟自己,雖然持有英國國籍,但此刻站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她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俄羅斯人。
也難怪有人批評他們學校對英國本土學生重視太少了。
所以,這會兒在臺上跳《天鵝湖》第一幕三人舞的三位都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這件事情,在他們學校實在算得上難得了。
尤其是本傑明·特納,雖然從white lodge時期開始就被同年生的伊萬的光芒掩蓋住,這會兒在人面前也確實像個孩子,但作為這一年洛桑賽的第四名獲得者,他已然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這一點,哪怕來到芭蕾藝術堪稱世界第一的俄羅斯,也不會有半點改變。
雖然俄羅斯這邊慣用的斜臺讓RBS的學生吃了不少苦頭,但好在這次帶出來的學生裏有不少的洛桑賽經驗者甚至獲獎者,演出和炫耀都還算是成功的。
換回了校服,妝還沒有卸的伊瑟此時關心的卻不是演出的成功與否,把整理演出服的事情丟給同學,她和羅曼被斯塔克校長帶到演出的劇院裏一個類似接待室的地方。
因為馬上就要去機場趕飛回倫敦的航班,兩個學校特意在演出結束後安排了時間和空間給RBS的兩位俄羅斯學生和家人道別的機會——羅曼的父母這天早上專門坐了兩個小時飛機飛來看獨生子的演出。
羅曼的父母都曾經是芭蕾舞演員,即便已經退役良久還是能看出良好的氣質。
“哦,真是個漂亮的姑娘!比照片裏看到的還要漂亮”還沒和羅曼打招呼呢,伊瑟就被羅曼的媽媽抱住,“謝謝你這一年對我們羅曼的照顧。”
雖然羅曼很想說媽媽我不小了不用別人照顧了,但想想他到倫敦這一年確實被伊瑟照顧了很多,只能默默閉了嘴,順帶無視了伊瑟拋給他的那個“你知道被自己家人無視是什麽感覺了吧”的眼神。
這也能爭風吃醋?而且吧,羅曼無語望天表示,姑娘你那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眼睫毛一笑就露出來的兩顆小虎牙絕對是對長輩的大殺器啊,不把你扔懷裏□□一番都對不起你的長相啊。
那邊羅曼家人在和斯塔克校長各種寒暄,“你家人還沒有來?”這邊負責帶路的瓦崗諾娃校長如是問終於結束被“□□”的伊瑟。
伊瑟搖搖頭,“應該很快會來了吧。”這裏畢竟是聖彼得堡,他們這些怎麽說也是聖彼得堡人而且也應該混過這座城市所有演出場所的人應該不至於迷路吧。
“當初就知道把你和維倫科拉來我們學校沒什麽可能,”女校長就是洛桑的時候直截了當地問伊瑟他們要不要來瓦崗諾娃的那位,“沒想到紮伊采夫也選擇了你們學校。”
因為某些莫名的原因,伊瑟對這位曾經在馬林斯基芭蕾做過首席的校長挺有好感的,她展顏一笑,“是啊,我也以為他會來聖彼得堡。”當初得知羅曼選了RBS的時候她也覺得挺神奇的好嗎。
當等待的時間終於有點長了,伊瑟開始有些心緒不寧,倒不是擔心她家人會迷路,她更加在意她的外祖父會不會出現。
畢竟她外祖父說昨天上午就從意大利回到聖彼得堡了,這天完全有時間來到這裏。
伊瑟也說不好自己到底是不是期待外祖父來看自己的演出。
“啊!”已經準備離開的瓦崗諾娃校長突然爆發出了一聲驚呼,“巴爾蘇科夫先生,您好!真沒想到會在這裏再次見到您!”
跟著伊瑟的小姨一家一起走過來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好久不見,瑪莎。”和女校長問好之後,老人攤手一笑,指了指一旁僵住了的伊瑟·霍夫曼,“我今天是來看外孫女演出的。”
是的。
伊瑟·霍夫曼的外祖父弗拉德米爾·巴爾蘇科夫先生,是一位世界級的指揮家,現任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
對於跳芭蕾的人來說,他曾經的另一個職務或許更為引人註目。
他曾經是馬林斯基劇院的音樂總監(彼時還叫基洛夫歌劇與芭蕾劇院),並執掌馬林斯基樂團長達十二年,直到接棒去世的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執掌聖彼得堡愛樂。
或許在其他人眼裏,這就是一位帶著深厚學者氣質的慈祥老爺爺。
別人可能不認識他,但在基洛夫時代曾經在馬林斯基的舞臺上跳舞的瓦崗諾娃校長不可能認錯這位老先生。
就是現在,巴爾蘇科夫先生對於柴可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這些俄羅斯作曲家的詮釋,還是世界上最最頂尖的。
芭蕾這門藝術裏,有太多勤學苦練得不到的東西,比如身材,比如樂感。
所以說啊,也不怪乎伊瑟對於音樂的感知能力,比起“上帝造他來,就是為了讓他跳芭蕾”的伊萬·維倫科還要強大。
It is in her blood.
這是真真正正的音樂世家出身。
這樣的淵源和背景,就是斯塔克校長都感到了一絲絲羨慕。出身芭蕾家庭的芭蕾舞者不少,就是伊瑟的同班同學裏就有幾個,可要知道,馬林斯基有過那麽多個芭蕾首席,總監才有過幾個啊。
但是就是我是誰誰誰的外孫女,你們也不要這樣看著我啊,我沒少長一只眼睛多長一雙耳朵啊,“你們又沒問……”和家長告完別,面對某些“如狼似虎”的目光,伊瑟無辜地對手指。
問題是誰會閑著無聊去問你家祖上三代是做什麽營生的啊……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歌曲:Festive Overture(節日序曲),op. 96 by Dmitri Shostakovich
======================================================================
1.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的GCSE和A-level就相當於天朝的中高考 但就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來說要靈活很多。就RBS的學生而言,他們一般會選擇5-6門的GCSE,1-2門的A/AS-level和一門BTEC證書(表演藝術)。其中AS Level中的大部分是在十二年級(也就是RBS高中部的一年級)考的,但RBS的學生一般在十一年級(white lodge)時拿下AS的dance。
2.關於俄羅斯人的雙重國籍:維基百科的中文版裏寫著俄羅斯和我大天朝一樣,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就單看那個頁面,確實非常容易理解成戰鬥種族和我們一樣,如果選擇了別的國家入籍,就要放棄天朝國籍。但事實是,俄羅斯確實不承認雙重國籍,但是他們的不承認非常的表面意義,字面來說比較難說清楚,就拿伊瑟·霍夫曼的情況來做例子:伊瑟因為出生在俄羅斯,並且父母持有俄羅斯國籍,因此一出生就自動獲得了俄羅斯國籍;在伊瑟的父母拿到英國國籍後,作為霍夫曼夫婦未成年的孩子,伊瑟獲得英國國籍,但註意,此時他們並沒有放棄俄羅斯國籍;這個時候,對於伊瑟來說,站在除了俄羅斯之外的土地上,她擁有英國和俄羅斯的雙重國籍,但是一旦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她就只是俄羅斯公民【換言之,俄羅斯政府不會把她當做外國人看待】;就出入境的操作上來說,她是拿著英國護照出英國海關,但在俄羅斯入海關的時候,她和羅曼一樣,是拿著俄羅斯護照走公民通道的【在天朝這麽做應該是會被當場護照剪角的】
======================================================================
2015年的洛桑賽正在瑞士洛桑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截止發新章 決賽名單已經出爐,很遺憾 沒有任何一位中國選手進入決賽。
但無論如何 祝各位參加決賽的和參加招聘會的孩子們好運!祝都能進入理想的舞校和舞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